找到相关内容476篇,用时26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千偈瑜珈焰口

      顿然觉照 自性三宝 只因一误 遂造十恶 戒除十恶 转凡入圣 即名上善   利己利人 是名菩萨 我故说戒 使汝自觉   四、说戒   (作鬼魂敬听想)   夫戒焉者 有戒心也 恶由心起 业...

    王骧陆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11686604.html
  • 陕北地域文化中的宗教色彩

    文化,又可习染佛学思想。大部分内容涉及伦理、哲学、居住、医药、祭祖、生育、孝道、礼节等内容。一方面利于求得心灵的慰藉向往,祈求平安吉祥,发扬善行,戒除恶行,利于保国安宁;二方面利于启迪智慧,净化人心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60392486.html
  • 悲悯与守护:论佛学之于开明派的精神建构

    几个蚂蚁,是恐怕残忍成性,将来会用飞机载了重磅炸弹而无端有意去轰炸无辜的贫民。”可见,护生是手段,护心是目的,通过护生,通过人的道德修养,戒除残忍与自私,养成善良、博大、容忍和慈爱的心灵。   提倡...

    姜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795212.html
  • 世寿120岁虚云和尚养生修持要诀

    主要内容就是戒定慧,就是因果。使我戒除贪欲,抱定慈悲喜舍,实行六度万行,打破愚迷邪痴,圆满智慧德相,庄严功德法身。若能依此处世为人,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。   静坐之重要:妙法莲华经云:“若人...

    李焕明

    |养生|虚云|健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8/091900448.html
  • 学佛是怎么一回事

    勤息贪、嗔、痴、慢,戒除杀、盗、淫(邪淫)、妄(妄语)。   二、要存心诚厚。常常悲悯、敬爱和协助众生,因为一切众生同具心性,他人受诸苦恼时,正与我受诸苦恼时的苦,无二无别,易地一想,自然油然而生大悲之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徐恒志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01943595.html
  • 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讲记

    自他三业诸恶,自己的三业之恶应当戒除,而他人则难,看到他人作恶,回过头来要深深反省,九法界众生所有不如法者,绝不造作。孔子说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善人恶人皆是老师。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净空法师|观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32428750.html
  • 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⑸

    不如的,所以一定要生起最大的信心,不然我们修的时候,观想力不强,利益就小了。我们求占察轮引导我们得三业清净。在经文后面有说,末法求戒,不论比丘戒、沙弥戒、菩萨戒,很多不得戒,得不到戒体,菩萨戒除外。拜...

    梦参法师

    占察|地藏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311501358.html
  • 学佛必修的课程——四清净明诲[文珠法师]

    识,恐令失心,所过之处,其家耗散。    世间物各有主,凡未经他人许可,私自盗取他人财物,或非法强求,都属于偷;偷亦是生死根本之一,故应当戒除。佛言:若果六道众生,其心不偷,则不致随其业力所牵,生死...亦要戒除偷盗的行为。    偷盗的范围很广,不限于直接明抢暗偷,凡是用不正当的手段,所得非份的财物,都属于偷。因此一个正人君子,应该不贪非份之财,不谋非份之利,不欺骗他人,不强夺巧取,不利用职位令人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戒律|清净明诲|戒淫|戒杀|戒盗|戒贪|妄语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0916301550.html
  • 上师相应法-以观音菩萨为根本上师

    最终引向解脱。为了积聚真正的功德,心怀虔敬,戒除傲慢,奉献你的一切去供养吧。   除财产外,我们最珍视的就是自己的身体了。我们几乎不能忍受一点刺痛,不能忍受一个小火星的烧灼。为了转变对自身的舒适感和...

    顶果钦哲仁波切

    |观音|观世音|加行|上师瑜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4/2346221748.html
  • 《佛法三根本要义》通俗解说

    别人的钱财起贪心,产生害人和报复的念头,不相信善恶报应的邪见等。戒除十恶,便是十善。十善戒是佛教三乘戒律的根本,也是区别真假佛教徒的根本标志。违犯十善戒者,重者必堕三恶道,轻者也会受到相应的报应,行十...

    宗喀巴大师 著 多识仁波切 讲解

    |密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016111847.html